NEWS

游改电影的春天到了吗?

BY CDC BRAND

 

事件:
  《魔兽》大电影将于6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并于6月10日在全球首映。截止5月25日,距离电影上映2周,《魔兽》的预约票房已达1,887万。《魔兽》电影的未映先火,引发市场对于票房的高度期待和影游联动主题的关注。

201605130904377781.jpg  

1118963171_14646785709211n.jpg


评论
  游戏改编电影的热潮不是新鲜萌发,而是再度回归。未来2~3年中,《魔兽》、《刺客信条》、《俄罗斯方块》等经典游戏改编的大电影将陆续上映。

好莱坞在游戏改编电影上的尝试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3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口碑和票房双重惨淡。

接下来的20年,好莱坞自1993年至2014年共有30余部游戏改编电影的案例,除了《生化危机》系列和《古墓丽影》,绝大部分的票房和投资回报低于预期。


003895332.jpg  

游改电影的难点在于:游戏本身独特的交互方式对于电影改编的创意要求很高。

p7sl-fxrpven4989603.jpg


游戏与电影有几点本质区别:

1)体验方式截然不同:游戏最大的魅力在于主动式体验,而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被动式感受;

2)创作重点不同:游戏以操作和策略为重,电影以剧情为核心;

3)消费人群不同:游戏是小众消费品,玩家以35岁以下的男性为主,而电影是大众消费品,两者的消费群体天然存在割裂。因此,在游戏改编电影的过程中,既不能脱离游戏本身的架构和元素,又需要对于人设进行删改,对剧情进行重塑,向大众化、被动体验的方向调整。
  

3583439622148829637.jpg

e373851024.jpg

游戏改编电影热潮背后的驱动因素在于:

1)大电影对于游戏本身具有强大的反哺效应,有可能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魔兽世界》的会员数不到峰值时的一半,此次的大电影有望挽救不断下滑的用户数。

2)影游联动可以提升IP的价值。

IP在不同改编作品形式下发展出的粉丝和影响的广泛受众都是潜在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衍生品消费贡献可观的利润。

3)探索影视与游戏深度融合的未来。

电影很有可能游戏化,引用游戏的规则,增加互动的空间和剧情走向的选择。而VR技术特有的沉浸感和第一人称视角将打破游戏和电影的边界,解决主动和被动交互切换的突兀感,加快这一融合的进程。

 

微信二维码-web.jpg